位移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机械位移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在现代工业、科研和自动化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电位器式:通过电位器元件将机械位移转换成与之成线性或任意函数关系的电阻或电压输出。普通直线电位器和圆形电位器可分别用作直线位移和角。其可动电刷与被测物体相连,物体的位移引起电位器移动端的电阻变化,阻值的变化量反映位移的量值,阻值的增加或减小表明位移的方向。通常在电位器上通以电源电压,把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输出,但线绕式电位器因电刷移动时电阻以匝电阻为阶梯变化,输出特性呈阶梯形。
2.电容式:利用电容原理,由两个平行的金属板组成一个电容器,当其中一个金属板相对于另一个金属板移动时,电容器的电容值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就可以计算出位移的大小。这种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等特点,但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适当的补偿和校准。
3.电感式: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工作,当被测物体靠近或远离传感器时,会引起传感器内部线圈的自感或互感变化,从而产生一个与位移成正比的电信号。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但同样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电磁干扰等。
4.光电式: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位移,通常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电阻。当被测物体移动时,会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或强度,从而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种变化,可以得到与位移相关的信息。这类传感器精度高、响应速度快,但对环境光线敏感,且成本相对较高。
5.磁致伸缩式:利用磁致伸缩效应,在磁铁附近放置一个线圈,当有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使附近的铁磁性材料发生形变。通过测量这种形变的大小,可以确定被测物体的位置。它适用于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位移测量,但需要外部电源供电,并且对安装位置有要求。
6.激光式位移传感器:通过发射激光束到目标表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来测量距离。由于激光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和单色性,因此可以实现非常准确的距离测量。不过,它也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如灰尘、烟雾的影响,而且成本较高。